2018年,区残联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残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各项中心工作任务,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区委七届历次全会精神,对照2018年清城区重点工作任务,以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为工作目标,推动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就清城区残疾人联合会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清城区残联2018年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狠抓党风建设,提升为残疾人服务能力。
2018年区残联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认真抓好本单位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全面提高残联干部队伍素质。一是围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支部主题党日”、“学雷锋月”等主题活动,开展理论学习23次,支部书记辅导党课5场,考学4次,集中自学8次,组织参加培训3场,组织基层宣讲2次,入户宣传4次等多种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党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区委全会精神,切实增强了全体党员“四个意识”,提高了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一岗双责,组织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对违反八项规定典型案例、扫黑除恶、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等进行学习,着力从学习、教育、宣传上下功夫,将党风廉政建设时时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三是加强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办文、办会、办事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明确了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着力解决党建标准不规范、文档不规范等问题,开展了加强组织建设工作、档案归纳整理、保密工作培训等工作,提升了区残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提升了工作效能,改进了工作作风。
2018年,区残联原党组接受了区委第一巡察组巡察,以巡察为契机,抓整改促发展,抓整改促创新,抓整改促突破,抓整改促作风,努力把巡察结果转化为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内生动力,转化为工作作风和为残疾人服务能力的提升,把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齐推进,形成奉公、守法、廉洁的系统风气。
(二)织密保障安全网,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
一是贯彻落实补贴制度。10月完成了2018年度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残疾人生活津贴的核查工作,本年度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79316人次,发放金额1520.916万元;享受残疾人生活津贴20893人次,发放金额298.7535万元。二是完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经查准核实残疾人购买社保情况,今年清城区对碰企业职工保险、机关保险524人,非重度残疾人以重症残疾身份由政府代缴城乡养老保险情况核实1344人,重度残疾人员未代缴明细名单677人,合计共核查2545人次。三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年审工作稳步推进。清远市、区已参加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单位307个,安置残疾人746人,共征收了2017年度残疾人保障金6716万元(其中清城区税务局收4281万元)。四是核查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2018年度以危房为唯一住房的贫困户且计划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共167户,已改造残疾人户48户。五是继续做好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核发工作。严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广东省实施细则》要求,至12月7日止,今年已为4549名残疾人核(换)发了第二代残疾人证。
(三)强化服务模式,提高残疾人康复水平。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残疾人专职委员综合服务水平。清城区残联于6月23日~24日,在市委党校举办了为期2天的2018年残疾人专职委员业务知识培训班,来自全区9个街镇(场)残联理事长、专职委员,共计172人参加培训。二是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切实消除居家生活障碍。根据残疾人家庭环境实际以及残疾人自身需求,个性化改造,今年超额完成居家无障碍改造任务,共完成143户,投入资金62.5万元,收到了良好影响效果。三是强化合作,开展多种形式康复服务。依托清城区残疾人康复机构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与指导,不同程度地提高残疾人的适应社会、回归社会的能力。今年以来已为25名脑瘫儿童、94名智力残疾人、23名聋儿、85名孤独症儿童提供了康复训练服务。依托清远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技术力量,发挥精防网络的作用,加大救助力度,今年已送医院进行住院治疗106人,救助金额21.2万元;门诊服药补助3088人次,救助金额45.06万元;强制送院住院治疗136人次,救助金额158万元。按照无障碍区标准实施长效机制,继续做好白内障复明工作,区残联积极争取资金,依托清远市人民医院开展“扶贫复明”活动,为2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今年全区通过定点医院为我区906例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四是加强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工作。积极宣传推广残疾人使用用品用具,满足全区残疾人对用品用具的需求。今年为全区残疾人免费提供用品用具520件。
(四)加强援助扶持,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一是积极推进残疾人求职就业工作。年初联合市就业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招聘会,联系20家企业共提供175个岗位,参加求职的残疾人45人,实现就业39人。二是以创带就,进一步鼓励和扶持我区残疾人自主创业。今年帮助残疾人实现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3人(其中盲人自主创业1人,养殖业1人,种植业1人),扶持资金3万元。三是做好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今年联合清远市残联、市技师学院举办一期种养技能培训班,有162名残疾人及其亲属参加了培训。四是跟踪落实康园中心各项工作。按照省、市、区相关文件的要求,加强康园中心人员管理培训,落实运作补助资金,为康园中心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条件,做好残疾人日间托养服务工作。现我区建园8个,建成率100%,各社区康园中心为127名残疾人提供服务,服务率79%,其中有63名残疾人参与庇护性就业活动,基本满足了附近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和辅助性就业需求。五是加强残疾人的教育援助工作。今年,联合区教育局开展未入学残疾少年儿童核查工作,核查人数117人,帮助残疾学生参加高考报名工作1人,报读培英中专2人,配合区特教学校做好招生18人;受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资助残疾儿童17人,资助金额1.7万元;符合残疾人助学工程受助的残疾学生82人,发放助学金约为15.6755万元;符合受助的贫困残疾人子女25人,受助金额约为5.6091万元。
(五)营造助残氛围,丰富残疾人文艺生活。
一是做好全民助残健身工程示范点管理工作。今年,组织完善西湖社区持有二代证的30名残疾人健身档案和康智中心38名残疾人健身档案,并积极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上门服务活动,共服务了630人次。二是组织好残运会运动员参赛工作。清城区有3名智障运动员被选拔代表清远市参加省残运会首次特奥田径项目及有6名残疾运动员被选拔代表全市参加第八届省残运会,分别取得了4金5银及2银2铜的好成绩。三是配合省、市指示精神做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的开展工作。在飞来湖举行“大福快跑”活动,参加人员有慧灵智障中心学员、志愿者、来自各地的运动爱好者、爱心市民等约300人,活动拉近了残健情谊,体现了政府不忘初心,奋力前行,共同为推进心智障碍社区融合,建设和谐文明清远的决心;组织爱心企业、团体与残疾人开展“1+1”结对帮扶活动,为残疾人开展一对一食品制作、艺术制作等主题活动;携手残疾人到敬老院、“清洁家园、保护健康”国庆清洁等爱心行动,参加人数约800人。四是开展好第27个国际残疾人日主题系列活动。区残联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抓好宣传活动,当天上午,联合9个爱心单位、企业在凤城街办广场举办主题活动,引导全社会对每一个残疾人多一分理解和尊重,多一分关心和帮助,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下午,在清远静山湖景区开展了2018年残疾人趣味运动会,来自社区康复中心会员、残疾人工作者等约100人参与本次活动。
(六)走访基层送温暖,推进扶贫助残志愿工作。
今年,区残联积极响应新一轮创文工作,继续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扶贫助残,一路奉献爱心,热情不减。一是区残联成立了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者服务队,为切实发挥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创文蓝丝带志愿活动、“入户问卷调查”活动等各式各样的创文活动,为新一轮创文攻坚作贡献。二是结合助残日等主题节日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展志愿活动26场次,为贫困户、困难职工、残疾人、困难儿童及老人等送去节日慰问和祝福,实实在在地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爱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送到残疾人手中。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申请办理残疾证工作存在的问题:疑似残疾人申请办证评残难。原因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广东省实施细则》要求,残疾人办证评定需经评定机构医生进行残疾评定,但仍存在部分疑似残疾人因精神障碍或行动不便而无法到医院评定,评定机构医生又难以抽空下乡进行评定,导致我区因精神障碍或行动不便的疑似残疾人未评定的约有400人。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资金落实工作存在的问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区分成部分区财政没反映。原因分析:自市财税大打包以来,区财政就区残联相关就业项目经费没落实到位。导致清城区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难以开展。